點擊數:11692021-09-22 來源: 邯鄲建業工程造價信息文號:吳 躍
預制混凝土相對于傳統的現場澆筑建筑方式而言,憑借特殊的制備工藝和生產流程,有著施工周期短、人力綜合成本低、更加節能環保、節約施工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及環境污染等優勢。
它最早起源于德國,與鋼筋混凝土幾乎同時起步,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在我國已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初級階段目標任務。據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理事長、北京預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長蔣勤儉透露,下一步預制混凝土行業將重點解決質量從差到好、工期從慢到快、成本從高到低的終級階段目標,可以說已經迎來行業發展的關鍵期。
裝配式建筑給行業提出新要求
我國建筑工業化和裝配式建筑經過多年的發展,已進入平臺期和攻堅期,雖然全國各地推廣裝配式建筑技術的熱度還在不斷增加,但從各地反饋的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和裝配式工程實施情況分析,都出現了快速發展過程中的成長煩惱。
當前,裝配式建筑實施的規模和數量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也取得了一些產業化推廣科技成果,但體現裝配式建筑提質增效的整體效果還并不明顯,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產業工人短缺、工程質量不高、建造效率低、工程管理專業性差等問題。
對此,蔣勤儉指出,當前我國的預制構件產品主要集中在住宅與公共建筑用的預制墻板、預制樓板、預制梁、預制柱、預制樓梯、預制陽臺等生產供應,這部分構件應用對象以裝配整體式結構工程為主,除北京、上海外大多數地區還主要停留在預制疊合板、樓梯、陽臺等水平構件的發展階段,產品的標準化程度普遍很低,加之產品技術單一,種類較少,嚴重制約其推廣應用。因此,加強預制混凝土構件在裝配式建筑中的產業化應用技術研究將成為未來研究重點和熱點。
提到未來產品體系的發力方向蔣勤儉表示,目前我國對于低多層建筑的裝配式構件技術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全國各地都還沒有比較成熟的全裝配結構的預制技術體系和產品體系。工業類建筑大跨度預制預應力構件的應用逐年提高,目前的雙T板、預應力空心樓板等構件在大跨度混凝土框架結構和鋼結構中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發展勢頭較好。因此,裝配式建筑圍護系統的預制外墻技術開發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預制外墻具有裝飾、圍護、保溫一體化的特點,是裝配式建筑的核心關鍵部品。
除此之外,近年有不少施工企業致力于開發基于工業化建造的免模產品體系,這是一類專用的設計、生產、施工技術體系,其產品包括:雙皮墻板、空心墻板、桁架模板等,從目前情況看此類技術實施效果并不理想。而裝配式建筑的圍護和裝飾部品類產品開發已經得到全行業的高度關注,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各類水泥基輕質功能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備受青睞,此類產品包括裝飾類輕型混凝土制品,具有圍護、保溫功能的輕質混凝土墻板,輕質混凝土隔墻產品等,這些都為預制混凝土產品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
龍頭企業或成行業發展推動者
當前全國預制混凝土生產企業的數量增長較快。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新增預制工廠近200家,截至目前全國規模在3萬立方米以上的預制工廠已超過1200家,已經建成的PC工廠已超過2000家,設計的PC產能達到5000~6000萬立方米,總體上已遠超目前PC市場的實際需求2200萬立方米左右。然而,我國預制混凝土建筑構件的質量總體水平依然較低,無論是預制構件的外觀質量,還是其制造精度、內在質量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些都制約了預制構件的推廣應用。
盡管形勢嚴峻,行業依然涌現出一批領軍企業。多年來,這些企業通過自身努力在提升企業競爭實力的同時,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助力。
—摘自《中國建設報》